查看原文
其他

科普 | 为什么可以“水一篇论文”,而不能“菜一篇论文”?

语言服务
2024-09-0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语言文字周报 Author 秦煜松


点击上方“语言服务” 可以订阅



作者简介

秦煜松,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

“菜”和“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词,但作为网络热词,“菜”和“水”两者均产生了某事物质量差的意义。近些年来二者的这一意义显然已经冲破了网络的限制,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尤其备受年轻人的青睐,进而《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将“菜”的这一义项收录在内,《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菜”和“水”的这一义项都予以收录。




观察《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二者的释义,我们能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二者虽然都有质量差的意义,但除此之外,“菜”还有水平低、能力差的意义,而“水”则不具备。也就是说,《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似乎认为“水”的主体只能是事物,“菜”的主体既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人。但观察目前二者的实际使用情况,二者并没有这样的区分,通过对BCC语料库和微博博文进行检索,能够发现大量类似“校医很水”“我们老师不水”等“水”的主体为人的例子。更有趣的是,“水”在该意义上还发展出了动词的用法,例如:“水一篇论文”“这个考试我们能水过去”,而“菜”则没有这样的用法。


以上问题可以借助王吉辉(2008)提出的认知素进行解释。认知素是指词语意义认知上的构成要素,它指的是存在于说某种语言的人头脑中对某一词语所具有的特征的认识。既包括词语的意义所反映的客观对象自身具有的被认识到的,也包括说这种语言的人根据自身的经历、体验所主观认识到的词语的特征。认知素只与词语的本义相联系,人们通过对词语本义的观察及联想,形成了这个词语的认知素,而该词语其他意义的产生都建立在认知素的调配组合的基础之上。例如王吉辉在《认知素与词语意义的产生——以“窗口”为例》中就指出“窗”的认知素就包括:A./+建筑物的组成部分/、B./+面积/、C./+遮挡物/、D./+透明/、E./+能打开/、F/里外相连/,并在其基础上分析了“窗口”的各个义项与“窗”和“口”认知素的关联。


“菜”的认知素


《说文解字》指出“菜”的本义为“草之可食者”,后来引申为包括肉类、蛋类等在内的辅食。首先从“菜”自身的性质来看,它是指可食用的草,因此我们可以概括出/+植物/和/+可食用/;从颜色来看,虽然“菜”这一范畴包括的种类有很多,颜色也是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菜”的颜色的“原型”是绿色;从人们主观上对其的认识来看,不管是本义还是引申义,“菜”都是和主食相对的,因此可以得到“菜”具有/+副食/这一认知素。因此可以将“菜”的认知素概括为:

A./+可食用/  B./+植物/  C./+绿色/  D./+副食/


现在来看《现汉》(第7版)中“菜”的意义与其认知素的联系:


义项

体现的认知素

1. 能做副食品的植物 

A、B、C、D

2. 专供食用的

A、D

3. 专指油菜

A、B、C、D

4. 经过烹调供下饭、下酒的蔬菜、蛋品、鱼肉等

A、D

5. 质量低、水平低、能力差

D


我们认为义项5与认知素/+副食/相关联,这也是“菜”能够发展出质量低、能力差意义的来源。在/+副食/这一认知素中,“食”只是指出了“菜”的类别,“副”才是对其性质的限定,因此这一认知素的核心在“副”上。在这里,“副”的意义为辅助的、居于次位的。


具体来说,在食物这个范畴中,副食无疑是居于次位的,而当拓展到用“菜”去形容事物或人时,受到认知素/+副食/的核心“副”的触发,同样也会产生“较次”这样的联想,具体在谈论事物上,就是质量低,具体在人上,就是水平低、能力差。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单独来看“副”,并不会带给我们“较次”这样的联想,甚至会觉得是仅次于“主,正”,但“副”的参照物就是“主”而并非其它,因此与“主”相较而言,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觉得它是较次的。


“水”的认知素


“水”的甲骨文字形从造字法上来看为象形文字,中间似水脉,两旁像流水。

“水”甲骨文


而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对“水”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水”是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除了对“水”最基本的认识以外,由于古往今来“水”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水”作为源域映射到了大量的目标域中。例如“运动是水、力量是水、思想是水、问题是水”。


那么在考虑“水”的认知素时,是否应该将由“水”引起的隐喻概念考虑在内呢,也即“思想、力量、问题”等是否应看作“水”的认知素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以上的一些隐喻概念之所以能与“水”形成映射关系,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因为其与“水”在某些特征或属性上有着相似性。因此我们只基于对“水”最基本的认识,可以将其认知素概括为:

A./+流动/  B./+液体/  C./+透明/  D./+柔软/


现在来看《现汉》(第7版)中“水”的意义与其认知素的联系:


义项
体现的认知素
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A、B、C、D
2.河流
A、B、C、D
3.指江、河、湖、海、洋
A、B、C、D
4.稀的汁
A、B、D
5.质量差
C、D
6.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
A
7.用于洗衣物的次数
A
(注:义项67都体现了/+流动/这一认知素:义项6附加的费用和额外的收入都体现的是一个过程,或是是由里到外,或是由外到里。义项7洗衣物的次数也体现为一次次累加的过程。)



那么质量差、水平低这种意义是如何与“水”的认知素产生联系的呢?


实际上,“水”的这一意义的产生源于/+透明/和/+柔软/这两个认知素。也就是说,正是由于“水”无色、无味、透明的特点加之其柔软的性质才使人们将“水”与质量差、水平低的意义联系起来。首先来看/+透明/这一认知素,透明给人一种“空”的既视感,而在人们的认知中,“空”代表什么都没有。因此当在用“水”去形容某一事物时,受这一认知素的影响,会觉得这一事物“无意义、无价值”。例如我们说“这篇文章真水”,意思就是说这篇文章内容空洞,没有什么价值,进而就产生了文章质量差的意义。其次来看/+柔软/这一认知素,从“水”的质地来看,柔软是其显著的特点。当在用“水”去形容一个人的时候,受到这一认知素的激活,我们就会认为这个人软弱,没有能力。我们可以从其他类似的词中得到证明。在北方方言中,当去形容一个人无能、软弱的时候,会说这个人很“面”,这里之所以用“面”,也是因为“面”具有柔软的性质特征。


最后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水”会在“质量差”这一语义上发展出动词的用法,而“菜”则没有?


我们认为这也与二者的认知素有密切的联系。我们知道,“水”在我们的认知中常常以流动的状态存在,因此/+流动/是“水”典型的认知素。我们认为受这一认知素影响,在古代汉语中,“水”就经常活用作动词,例如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中,“水”就活用作动词,表示“游泳”的意思。那么当在认知素/+透明/和/+柔软/的触发下,“水”产生了质量差、水平低的意义以后,一方面/+流动/为其用作动词提供了充分条件,另一方面由于该词语的使用对象大多是年轻人,在使用时对其进行创新的运用更能体现自己求新求异的心理。


本文来源:语言文字周报原标题:《“菜”和“水”为何殊“途”而同“归”?》

老规矩

觉得长知识的

点赞、在看、分享为敬



科普


科普 | 男导师的妻子叫“师母”,那么女导师的丈夫怎么称呼?

科普 | 为什么可以说“我爸爸”“我妈妈”,却不能说“我狗”?

科普 | “爸爸”称谓的演变史:不是每一个父亲都叫“爸爸”

科普 | 为什么世界大多数语言“妈妈”的发音都差不多?

科普 | 为什么大人和儿童交流总是喜欢叠词词?

科普 | “躺平”是什么梗?如何看待年轻人“躺平”的现象?

科普 | 语言学专业学生心碎的十六个瞬间

科普 | 语言学专业学生的25种“怪癖”,哪一个戳中了你?

科普 | 25个让你意想不到的语言小知识

科普 | 只有语言学内行人才能看懂的11张图

科普 | 如何向理工科男朋友介绍语言学专业是干啥的?

科普 | 凡尔赛一下语言学那些“不明觉厉”的用处

科普 | 招牌背后的语言学:为什么你会被招牌吸引?

科普 | 如何用语言学知识分析“小偷偷偷偷东西”并对下联?网友的答案秀出了天际!

科普 | 粤方言的“嘉禾望岗”为什么好听?
科普 | 为什么很多人发完语音后要再听一遍?
科普 | “好哒”“好滴”,是礼貌还是“文字讨好”?
科普 | 费翔的“商务殷语”火了!这门魔性的语言是啥原理?
科普 | “拿来吧你”是什么梗?让我们用语言学知识分析一下
科普 | 最近刷屏的“显眼包”是什么梗?可不是eye pack哦!

科普 | “确诊式”文学是什么梗?网友:正式被确诊为浣碧

科普 | “尔滨”是什么梗?“哈尔滨”原本是什么意思?
科普 | “南方小土豆”是什么梗?是歧视、自嘲还是爱称?
科普 | “小砂糖橘”是什么梗,用英语怎么说?
科普 | “普通话羞耻症”是什么梗?
科普 | 语言学家解读《繁花》腔调:三代上海话“同中有异”
科普 | 北京野生动物园的声明为啥火了?我们用语言学知识分析一下科普 | 思聪真的是舔狗吗?让我们用语言学分析一下

科普 | 潮流语言的终级迷惑:“yyds”为什么从去年火到今年?

科普 | 什么是语言学?语言学就是学语文的?语言学有何用武之地?科普 | 语言学等于学语言吗?为什么要学语言学?科普 | 为什么有的人更擅长学习多种语言?科普 | 语言学是一门科学吗?

科普 | 为什么要学语言学?

科普 | 如何阅读语言学论文?

科普 | Hilpert:为什么要学习语言学?

科普 | 世界语言谱系及语种全览

科普 | 汉语在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亲戚”?

科普 | 哪种语言最难学?外媒做了个排名,高居榜首的是……

科普 | 为什么微信语音里自己的声音很难听?

科普 | 为什么其他国家大多用拼音文字而非方块字?

科普 | “牛轧糖”的“轧”到底读“gᔓzhá”还是“yà”?

科普 | 车厘子的“J级”“JJ级”,“J”到底是哪个单词?

科普 | “No.”并不是Number的缩写,而是这个词

科普 | “别cue我”的cue在英语里到底是什么意思?

科普 | 老外聊天时最后发的“X”是什么意思?理解错了很尴尬!
科普 | 圣诞节为什么拼写成Xmas?圣诞快乐可以说成Happy Christmas吗?
科普 | 麦当劳“McDonald's”前面的“Mc”是什么意思?
科普 | Excuse me是“不好意思”,那Excuse you是啥意思科普 | “You are an old dog”可不是骂你,理解错误就尴尬了!
科普 | 老外对你说“I eat no fish”是啥意思?可不是“我不吃鱼”!科普 | “you are a noodle”是什么意思?可不是“你是个面条”
科普 | “dog eat dog”是啥意思?可不是“狗咬狗”......
科普 | “blue moon”是啥意思?可不是“蓝月亮”!
科普 | “dog days”是啥意思?可不是“狗日子”!
科普 | “中国龙”翻译成Dragon还是Loong?网友吵开了
科普 | “what's cooking”是啥意思?可不是问在做什么饭
科普 | “年前冷静期”是什么梗?
科普 | 冲上热搜!“大学生德华”是什么梗?
科普 | 老外说“Pig-headed”可不是骂你“猪头”,真正的意思是……
科普 | donkey是驴,work是工作,那么donkey work是啥意思?
科普 | water是水,work是工作,waterworks是啥意思?

科普 | kiss是亲亲,away是离开,但kiss away可不是吻别的意思

科普 | 歪果仁发消息说“sorry, WC”是啥意思?千万别误会了!
科普 | 中国人喊“扎心了”,歪果仁喊什么词?
科普 | “You're a fat cat ”是啥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科普 | “You excel me”是啥意思?可别翻译成“你表格我”!科普 | 为什么睡觉用“zzz”表示?
科普 | 今夕中秋:“月亮”的英语竟然不是moon!
科普 | “he is a zero”是什么意思?可不是“他是0”

科普 | bus是“公共汽车”,boy是“男孩”,那么busboy是什么意思?

科普 | walk是走,egg是鸡蛋,那么walk on eggs是啥意思?

科普 | dog是狗,body是身体,dogsbody竟然是这种人?

科普 | 为什么“蝴蝶”叫butterfly,而“蜻蜓”叫dragonfly?
科普 | smoke-free到底是“允许吸烟”还是“禁止吸烟”?
科普 | 二维码“QR Code”中的“QR”到底是什么意思?
科普 | “shanghai”可不是“上海”!千万别搞混了

科普 | “John”为何译成“约翰”?为什么中英文的发音差异这么大?

科普 | 高铁的座位编号有ABCDF,为何唯独没有E?

科普 | iPhone为什么只有P大写?

科普 | 歪果仁常说的“ditto”是什么意思?不只是歌名哦!

科普 | 机场里的T1、T2、T3是什么意思?T又是什么?

科普 | 单词书上第一个词为啥总是abandon?

科普 | 热搜新梗“为i做e”“遇e则i”是什么意思?

科普 | 不再emo!这届年轻人的新情绪emoha又是什么梗?

科普 | App,Emoji,YouTube……这些词我们一直都读错了?

科普 | Add oil = 加油 ?这些 “中式英语”居然是正确的!

科普 | 一图搞懂equality(平等)和equity(公平)的区别

科普 | 大脑为什么要删除你两岁前的记忆?

科普 | 可以说“感谢聆听”“谢谢欣赏”吗?

科普 | 微信聊天要打句号吗?

科普 | “怂”不读“sóng”,“认怂”写错了?正确的读音和写法是啥?

科普 | 为什么是“冻成了狗”,而不是“冻成了猫”?

科普 | 想要表达真正开心地笑,得用几个“哈”?

科普 | 我们分析了3447个地铁站,发现了中国城市地名的秘密

科普 | 除了“六安”,还有哪些一读就错的地名?

科普 | “街”:我国最奇特的一个字,3000年间都是一个读音

科普 | 中国古代才女班昭的尊称“曹大家”,你真的会读吗?

科普 | 中国最难懂的十大方言排行,有你的家乡话吗?

科普 | 全国各地普通话标准程度排行榜,你的家乡属于第几档?

科普 | 汉字到底有多少个?

科普 | 为什么有些语言这么难学?科学家发现关键基因

科普 | 儿童语言中的可爱语法

科普 | 婴儿是天才的语言学习者

科普 | 语言学家的迷惑例句:关于性别问题的严肃讨论

科普 | 语言进化编年史:我们的语言如何进化,将来如何发展?

科普 |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一门外语?

科普 | 英语专八相当于什么水平?

科普 | 学习双语有什么好处?能让大脑更健康,更持久年轻!

科普 | 脑洞大开!古汉语原来是这样发音的

科普 | Mojito译成“莫吉托”是标准的中式翻译错误

科普 | 惨绿少年、酒店猛狗……这些“令人喷饭”的词,居然都是成语

科普 | 万万没想到,这些词居然来自方言

科普 | 《三十而已》《二十不惑》爆火!剧名为何这样翻译?

科普 |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A爆了!这里的“A”是什么意思?

科普 | 《红楼梦》中的生僻字词,你认识几个?

科普 | 7-ELEVEn,n 为什么是小写?

科普 | “PK”“VS”“K.O”分别是哪些单词的缩写

科普 | 为什么奥运会裁判报分时把1∶0称为one love?

科普 | 英文也是象形文字?万万没想到!

科普 | 写公文时,为什么要用仿宋GB2312字体?

科普 | 第20届国际语言学奥林匹克竞赛(IOL)中文版试题

科普 | 为什么一看书就想睡觉,小视频却越刷越清醒?

科普 | “仚屳屲冚”竟然是一个成语,它是什么意思呢?

科普 | 我们好不容易记住的字,为啥就不那么念了?

科普 | 东北话的传染性到底有多强?

科普 | 为什么只有中国人有看字幕的习惯?

科普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一张嘴就词穷?

科普 | 刻在中国人DNA里的“中国红”,竟有这么多浪漫的名字!

科普 | 原来,“年”的别称有这么多!


语言服务资源共享



学术资讯分享

学术资源共享

学术交流共进

还有实用干货和更多福利

尽在语言服务资源共享群

欢迎加入


在【语言服务】公众号对话框

回复“资源共享

获取进群方式


语言服务

19万+语言学人已关注

ID:Language-service

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

投稿交流、商务合作、著作出版

请联系语服君

微信号:yuyanfuwu2023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科普趣文


今天有“在看”我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服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